生成树协议(STP)的类型

先决条件—— 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(STP)通过监控网络来跟踪所有链路并关闭冗余最少的链路,从而形成无环网络。 根网桥是单个VLAN或整个拓扑(根据使用的STP标准类型)中的交换机,负责分发BPDU并阻塞冗余最少的端口。

null

选举程序(根桥)—— 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都将自己声明为根网桥,并开始交换自己的BPDU。我认为桥牌最低的BPDU会被认为是最好的。现在,接收上级BPDU的交换机对其自己的BPDU进行更改,并将其转发给相邻交换机。它将根桥I’d的值与其上一个BPDU桥I’d一起更改。这个过程将继续进行,直到所有开关都满意哪个桥I’d最低,因此该开关将被声明为根桥。

生成树协议(STP)的类型

1.802.1D- 这也被称为CST(公共生成树)。它是由IEEE开发的生成树标准,每个拓扑结构只选择一个根桥。所有流量都在同一条路径上流动(到根网桥的最佳路径),但这并不总是有效的,因为在某些情况下,到达VLAN的优化路径与选择根网桥时获得的路径不同。它非常慢,因为需要32秒才能收敛。

优势:

  • 所需的CPU和内存更少。

缺点:

  • 优化程度较低,因为计算为根网桥最佳成本的路径可能不是到达网络的最佳路径。
  • 没有负载平衡。

2.每个VLAN生成树+(PVST+)- 它是Cisco为其设备开发的生成树标准,可以在每个VLAN中找到根网桥。这是思科的STP默认版本。它为每个VLAN找到单独的802.1d生成树实例。它还提供了与802.1d或CST的向后可比性。这对于IEEE来说更为优化,因为它提供了最佳路径选择,因为每个VLAN都有单独的STP实例。这和CST一样慢。

优势:

  • PVST+比CST在网络性能方面提供了更多优化,因为它为每个VLAN选择根网桥。
  • 带宽消耗小于CST。
  • 负载平衡达到最佳状态。

缺点:

  • 这与CST一样缓慢,即收敛时间缓慢。默认情况下,Cisco交换机聚合需要50秒。
  • 需要更多资源(CPU和内存)。

3.802.1w–快速生成树协议(RSTP)– 它是由IEEE开发的跨越标准,提供比CST更快的收敛速度,但持有在拓扑中找到一个单根桥的相同想法。RSTP所需的桥接资源高于CST,但低于PVST+。

优势:

  • 防止网络循环。
  • 防止冗余。
  • 更快的融合。
  • 向后兼容STP。

4.每VLAN快速生成树+(RPVST+)- 这个生成树标准是由Cisco开发的,它比PVST+提供更快的收敛速度,并在每个VLAN中找到单独的802.1w实例。与其他STP标准相比,它需要更多的CPU和内存。

5.802.1s(多生成树):- 本标准由IEEE开发,其中VLAN分组,每个组运行RSTP。这基本上是一个运行在另一个生成树协议之上的生成树协议。

优势:

  • 高冗余
  • 可以实现负载平衡。
  • 需要更低的CPU和内存使用率

缺点:

  • 需要更多配置,而且不容易实现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